公共服务、贸易数字化、产业链集聚…绿地助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 发布时间:2021-03-05

3月3日上午,上海市政府举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发布会,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以及市发展改革委、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市商务委、市交通委等部门负责人出席并介绍上海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主要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期,《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已经由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昨天,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动员大会,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承办。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党中央布局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重要战略意图,全力推动《总体方案》落实落地,加快形成携手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生动局面。

作为具备商贸全产业链能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将牢牢把握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重大机遇,以服务对接进博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发挥产业及地缘优势,高质量打造好位于虹桥商务区青浦片区的进博会常年交易服务平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加快国际贸易、消费零售、商贸物流等优质产业资源集聚整合,提升平台功能及交易规模,推动进博会溢出效应辐射全国,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打造具备商贸全产业链功能的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全力服务好进博会,努力成为商贸国家队

 

绿地将以绿地贸易港为核心载体,发挥绿地在国际贸易、消费零售、物流仓储等领域的资源布局,打造具备商贸全产业链功能的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集聚海外资源、打通进口链路、加速品牌孵化、拓宽市场渠道、扩大贸易规模,成为海外优质资源的收集器、海外优质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中转站、海外优质商品走向全国的发射器为海外品牌、特别是海外中小企业解决贸易端的最后1公里难题,为进博会提供资源支持,全力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乃至长三角区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国际贸易促进平台。在上游端,绿地将发挥全球资源配置优势,加快优势资源挖掘,通过合资、入股等方式大力引进优质海外品牌及名优新品。在平台端,绿地将着力提升贸易港功能服务,为入驻客商提供从企业注册到商品上架的全流程服务,强化品牌孵化体系,打造以进博商品为核心的品牌矩阵,整个过程将更体现公益性。在下游端,绿地将发挥涵盖全国超过30个省市的分销及零售渠道布局优势,助力海外品牌“一进中国,便进全国”。

 

二、提升数字化贸易综合产业链服务水平,助力贸易便利化,积极打造商贸新业态、新模式

 

绿地将以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为契机,以海外资源,大力发展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挖掘和交易等跨境服务,加快实现包括国际招商及国际贸易数字化、仓储物流服务数字化、跨境服务及关务数字化、金融服务数字化、商品与资金流转数字化、品牌营销数字化等,以数字化综合性服务促进要素流动,全力成为区域内数字贸易重点企业,积极助力虹桥数字贸易港建设。同时,绿地将依托数字化技术,加快商贸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从商品供给到商品消费全链路实现全程可视化、智能预测、智能预警、智能铺货、智能补货、智能翻单、智能定价、智能促销、高效协同、快速柔性供应链;通过AI、IoT、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使整个供应链端到端可视化、可感知,加强供给与消费者的连接与互动,提升消费者体验,助力供应链缩短,加快物流运转速度与服务效率。

三、打造联通内外的开放型平台,加快优势产业链、供应链导入及整合,为上海发展“五型经济”提供新动能

绿地将把握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重要机遇,不断提高贸易港平台能级,通过与驻华使领馆、海外商协会合作,加大高能级客商引进,进一步扩充国家馆数量、注重功能性提升,成为各国商贸及文化活动承载地;近期将签约爱尔兰、希腊、库克群岛、亚美尼亚等国家馆,力争到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前国家馆开业数量达到70个。发挥商贸全产业链优势,创新合作模式,加快海外优势产业链、供应链落地;加大国际品牌引入,推动更多新品首发首店落地,引导海外企业将产品设计、加工定制等核心供应链环节转移至国内。用好政策先发优势,高质量运营好保税展示展销、跨境电商新业态,加快海外首发新品引进,全力打造上海进口消费主会场。加快贸易港零售化发展,打造输出创新业态,开业以进博同款及国别特色商品销售为主营的G-Hub城市体验中心,加快实现多点布局。

作为位于虹桥商务区青浦片区、与进博会主会场仅“一路之隔”的进口商品常年交易服务平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展览展示、促进贸易、引导消费、引资孵化等功能于一体,自2018年11月开业以来,绿地贸易港已吸引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176家企业和组织入驻,并在相关国家商务部门及驻华机构支持授权下,开设国家馆46个,超过90%的入驻客商参与过三届进博会。开业至今,绿地贸易港平台累计交易规模已超过500亿元,带动绿地自身贸易增长超过100亿元,实现50余个大类的商品分销到国内22个主要省市。

 

 

返回